配资台
美军基地
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美国正在重新修复二战时期的一个太平洋岛屿机场,实际上这个岛屿机场,我们并不陌生,它就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机场,具体来说是提尼安岛上的北机场。
二战后期,美军打下了提尼安岛,随后在该岛北部的机场进行了快速建设,这里原先就有日军建设过一座小型机场,但规模较小,美军接管后迅速扩建,最终使提尼安岛北机场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。
在这里美军曾部署了大量 B-29 战略轰炸机,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,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及末期,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主要就是从提尼安岛起飞的 B-29 执行的任务,包括投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,也是在该机场起飞的 B-29 所投下,可见,提尼安岛的北机场在当时对美军的重要性极高。
打赢太平洋战争后,美国认为该机场用途不大,逐步将其废弃,直到现在,如今美国又重新修复提尼安岛的北机场。对国内很多人来说,这座岛屿更熟悉的名字是"天宁岛"。因为不少人曾前往太平洋旅游,而天宁岛是热门目的地之一,正因如此,"提尼安岛"这个原始译名反而不那么为人所知。
B-29 战略轰炸机
总的来看,这是一个在二战中极具战略意义的地方。如今美军重新修建提尼安岛的北机场,目的也相当明确,日本共同社直言,是美国"遏制中国"的一部分。美国此举显然是想将该机场打造成一个新的空军基地,未来部署大量战机,用于对付中国。
然而,提尼安岛距离中国本土近 3000 公里。它属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一部分,该群岛的首府是塞班岛,而塞班岛正位于提尼安岛东北方向,两者相距很近。这就出现一个问题:美国若要遏制中国,为什么选择一个距离中国将近 3000 公里的地方修建机场?可见美国现在在遏制中国方面,底气正在变弱。
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近年来发展迅速,不仅拥有中远程导弹可进行远距离精确打击,中国空军与海军的空中力量也日益强大。例如,中国空军装备的轰 -6K 轰炸机,航程可达七八千公里,具备远程作战半径。同时,轰 -6K 还可发射空射巡航导弹,射程超过 1000 公里,打击半径覆盖范围更广。
此外,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在航程和作战半径方面也持续提升。许多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达 1500 公里以上,在空中加油机的支持下,航程与打击半径进一步扩大,这表明中国空军已经具备战略空军的能力。
轰 -6K 轰炸机
与此同时,中国海军也日益强大。航母数量持续增加,包括辽宁舰、山东舰以及即将服役的福建舰。海军航空兵的远程打击能力显著增强。航母可进行全球航行,具备投送能力和远距离作战能力。
总的来看,中国空军、海军及火箭军共同构成了强大的远程打击体系,而美军此前在所谓"第一岛链"部署的军事力量,如驻日、驻韩美军基地,全部处于中国打击范围之内,第一岛链距离中国大陆非常近,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对其进行快速打击。
也正因此,美军近年来逐渐认识到,在第一岛链部署军力已不再安全,反而成了"人质"。于是美军调整部署策略,开始将兵力向后方转移,例如,美军已经开始从日本撤出部分海军陆战队部队,重新部署到关岛、澳大利亚等更远离中国的地区,以提升安全性。在空军与海军部署上,美军更加强调机动性与灵活性,不再像过去那样集中部署大量军机、军舰,而是向更远距离、更广范围分散部署。
这就是美国近年来提出的"分布式作战"概念,所谓分布式作战,就是将原先集中部署的兵力,改为在更多基地分散部署,使敌方打击难度增加。即便某一处遭受攻击,损失也不会过于严重。
相比在第一岛链集中部署军力,分布式部署显然更安全,但要实现分布式作战,美国还需确保其通信、导航、指挥控制系统的全球协调能力。否则,一旦兵力分散到几千公里的范围内,若缺乏有效的指挥协调,反而难以形成作战合力。
美国海军航母
在这方面,美军依旧具有较强能力,其全球通信与指挥系统尚能支撑这一作战理念,在"分布式作战"框架下,像提尼安岛、塞班岛、关岛等距离中国近 3000 公里的第二岛链岛屿,其战略地位迅速上升。
实际上,美国不仅在重启提尼安岛的北机场,还在计划重启塞班岛的机场。二战时期,塞班岛同样存在机场设施。未来,美军也将恢复利用,而关岛一直是美军的重点军事基地,近年来,美国持续投入巨资扩建关岛的海空军基地,其中空军基地为安德森空军基地,海军基地为阿帕拉港。
这些海空基地都在持续扩建中,安德森空军基地可停放大量战略轰炸机,未来扩建后的提尼安岛北机场也将具备部署战略轰炸机的能力。
综合来看,美国正在所谓的"第二岛链"上的多个关键岛屿重新部署空军与海军基地,美军的战略重心正逐步从第一岛链后移至第二岛链。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军自身信心的减弱。尽管美国在舆论上反复强调"不害怕",但行动却越来越谨慎。
从第一岛链往后撤,意味着美军选择与中国拉开距离配资台,从而降低风险,这其实也在说明:美军不再敢于在中国军力覆盖区内进行正面部署,这种举动,从战略意义上看,正是一种退让。
上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