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的痛:错失歼-10C股票配资交易,空战惨败后的沉重反思
中东战火硝烟弥漫,以色列与伊朗的空战,残酷地揭开了伊朗空军实力的疮疤。这场冲突中,伊朗空军装备的落后,以及其在面对以色列先进战机时的无力抵抗,引发了全球关注,更让无数伊朗网友陷入深深的后悔之中——当初为何放弃了性能优异的中国歼-10C,而选择俄罗斯的苏-35S?
这场冲突的惨烈景象令人触目惊心。以色列战机如同在自家后花园般穿梭于伊朗的防空网络,其先进的F-35和F-16战机轻松压制了伊朗空军的老旧机型。这些伊朗空军的主力战机,例如服役多年的F-14“雄猫”(与电影《壮志凌云》中汤姆·克鲁斯驾驶的同款),其老化的航电系统、短视的雷达探测范围以及低下的机动性,在现代空战中完全暴露了其致命弱点,被以色列战机彻底碾压。 伊朗的防空体系也如同筛子一般,漏洞百出,根本无法有效拦截敌机。
展开剩余72%这场军事惨败的讽刺之处在于,冲突爆发前,伊朗媒体曾高调宣称放弃中国歼-10C,转而购买更强大的俄罗斯苏-35S。 然而,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一记耳光。 就在今年5月,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-10C,以3:0的战绩完胜法国“阵风”战机,这一辉煌战绩震惊全球,更让伊朗网友们悔不当初。 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反思: “我们当初是不是眼瞎了? 为什么认为中国武器是‘山寨货’?”、“看看歼-10C的强悍表现,再看看我们这些老爷机……”、“如果当初购买了歼-10C,现在至少能拥有4到5个现代化战斗机中队,也不至于被以色列打得如此惨烈!”
伊朗寄予厚望的苏-35S更是雪上加霜。尽管一月份伊朗已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24架苏-35S的合同,但俄罗斯自身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,其航空工业产能严重不足,优先供应本国军队需求,伊朗的订单何时交付,完全成了一场未知数,如同一个遥遥无期的“薛定谔的日期”,根本无法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。
美国《军事观察》杂志则对歼-10C与苏-35S进行了直接对比。 歼-10C配备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具有更远、更清晰的探测距离和更强的多目标处理能力,相比苏-35S的无源相控阵雷达,实现了代差优势。 此外,歼-10C还装备了射程极远的PL-15空空导弹,能够在超视距情况下先发制人。 中国空军内部演习中,歼-10C多次凭借其强大的雷达优势和远程导弹,成功“击落”苏-35S。 而歼-10C在“5.7空战”中取得的辉煌战绩,更使其成为伊朗梦寐以求的利器。
虽然苏-35S作为重型战斗机,具有更大的载弹量和更远的航程,以及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,但在至关重要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方面,却远逊于装备先进雷达和导弹的歼-10C。 美媒专家直言不讳:“伊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与其等待遥遥无期的苏-35S,不如立刻采购性价比极高的歼-10C!”
歼-10C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性能上,还在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更低的成本。中国航空工业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,能够快速、稳定地交付歼-10C战机。而单发中型战机的歼-10C,与双发重型战机的苏-35S相比,在采购成本、日常维护费用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。同样的预算,伊朗能够购买更多数量的歼-10C,并降低维护成本。
然而,现实却充满了无奈。伊朗与中国之间的军事合作,受制于复杂的政治因素。 伊朗迟疑不决的政治态度,以及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复杂外交关系,增加了中国向其出售先进武器的风险。 因此,伊朗错失歼-10C,选择苏-35S,很可能成为一个“一步错,步步被动”的案例,宝贵的军事现代化窗口期,就这样白白流失了。
最终,这场空战惨败,为伊朗敲响了警钟:老旧的军事装备和短视的战略决策,将付出惨痛的代价。 而错失歼-10C,则成为伊朗军事战略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训。
"股票配资交易
发布于:四川省上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