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股票配资的,彭 · 博社援引印度消息人士的话爆料,印度政府已经正式拒绝美国购买 F-35 战斗机的提议。
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,印度目前的主要任务,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愿意技术共享、联合生产以及自主研发的国产五代机(AMCA)项目之上。
其实翻译过来就是:印度想找一个既能卖自己五代机,又愿意分享技术,帮助他们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合作伙伴,而不是当个冤大头,购买像 F-35 这样只有使用权、不肯技术共享的成品货。
这些年来,印度空军一直做着五代机的美梦,不管是买现成的还是自己造,总之得有几架拿得出手的家伙,才能在南亚挺直腰板。
F-35 作为美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机,理论上是个香饽饽,特朗普甚至在今年 2 月亲自向莫迪推销,摆出一副"买了 F-35 就能联手抗中"的姿态。
可现在,印度显然已经做出了选择。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对特朗普宣布对印征收 25% 关税的报复外,还有其他三个:战略自主、钱包问题和装备兼容性。
首先是战略自主。印度一直标榜自己"不结盟",不想被任何大国牵着鼻子走。F-35 虽然性能强悍,但它的核心系统,负责管理飞机的后勤保障和维护,并能进行自主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的"自主物流信息系统"(ALIS,现升级为 ODIN)却完全捏在美国人手里。
无论是战机的维护、任务规划,还是后勤支持,印度要是买了 F-35,就等于把战机的命脉交给了洛克希德 · 马丁和美国国防部。别说改装武器了,甚至就连以后战机什么时候飞、打谁、怎么修,恐怕都得看美国的脸色。
其次,F-35 的单价大概 8000 万美元一架,虽然单价不算太高,但 F-35 的维护成本极高。美国空军自己的 F-35 全任务能力率只有 30%,修起来费时费力,运营成本高到离谱。
印度空军现在只有 31 个中队,离目标 42 个中队还差得远,预算本来就捉襟见肘。如果买 F-35,少说得砸几百亿美元,算上武器、训练和后勤支持,印度上哪找这么多预算?
相比之下,俄罗斯苏 -57 的优势就很明显了。
今年 6 月,有消息称,俄罗斯承诺给印度提供全面技术转让,允许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在本土那希克工厂组装苏 -57,国产化率能到 60%,还能整合印度的"阿斯特拉"空空导弹和"鲁德拉姆"反辐射导弹。这不仅省钱,还能拉动印度国防工业,完美贴合莫迪的"印度制造"战略。
还有个大问题是装备兼容性。F-35 是为北约体系量身打造的,数据链、雷达和指挥系统都跟美国和北约的生态高度绑定。印度空军的装备呢,说是"万国牌"都不为过。苏 -30MKI、米格 -29、"光辉"战机,基本都是俄制或自研系统,跟 F-35 的架构完全不搭。想让 F-35 跟印度的综合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(IACCS)对接,等于得另起炉灶,建新的后勤和通信网络,这又得投入巨额资金。
反过来,俄罗斯的苏 -57 就亲民多了。除了技术共享、允许苏 -57 印度本土组装,俄罗斯还抛出了一个让印度难以拒绝的条件:开放战机源代码——允许印度定制航电、武器和任务计算机,让苏 -57 跟苏 -30MKI 无缝衔接。
要知道,苏 -30MKI 是印度空军的主力,270 多架在役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已经造了 220 多架,经验老到。如果苏 -57 跟苏 -30MKI 共享 80% 的零部件,后勤和培训成本可以直接削减一半。
除了这些,巴基斯坦即将获得歼 -35 的消息也让印度如坐针毡。据传,巴基斯坦可能采购 40 架歼 -35,虽然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证实,但考虑到目前中巴军事合作的趋势,这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在此背景下,印度不赶紧上马五代机,怕是要在南亚彻底落下风了。不过如果印度真的把宝押在苏 -57E 上,就真能追平跟中国的差距吗?答案恐怕没那么乐观。
苏 -57 确实有它的优势,比如超机动性、AESA 雷达和长程打击能力,能搭载"布拉莫斯 -A "导弹等,对地对海都有一手。俄罗斯还为印度量身定制了双座版苏 -57,后座武器操作员能更好应对复杂空战,这点对印度空军来说特别实用。
但苏 -57 真要跟中国的歼 -20 和歼 -35 比,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。一方面,苏 -57 的隐形性能不如歼 -20,雷达反射截面积(RCS)大约在 0.1-0.5 平方米,而歼 -20 则在 0.001 平方米左右,隐形优势明显。
另一方面,苏 -57 的生产数量少,而且缺乏体系支撑,同时也没有高性能的新型空空导弹配备。而歼 -20 已经批量服役,搭配霹雳 -15 导弹、空警 -500 预警机,体系化作战能力远强于俄罗斯。印度就算拿到苏 -57,顶多是"单机性能凑数",想靠它追平与中国的差距,短时间内几乎难以实现。
总而言之,印度把 F-35 踢开,即便最后选了苏 -57,也只能算是找到了一个短期救急的办法,但想追上中国股票配资的,路还长着呢。
上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