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0日,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该院履职5年来的工作情况。2020年7月1日正式履职的江北新区法院,今年迎来五周年重要节点。作为全省审判职能最全面、案件类型最丰富的基层法院,该院紧紧围绕国家级新区发展大局,依法履行审判职责,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截至2025年6月底,累计受理各类案件116870件,审结110342件,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、全市十佳政法单位、全市优秀法院。
五年来,江北新区法院立足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,司法服务精准对接发展需求。在服务创新驱动方面,该院深入贯彻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”理念,联合新区科创局等16个部门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,相关做法入选自贸区南京片区创新实践案例。审结商标权、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185件。其中,“助力‘阿尔法机器狗’企业脱困案”通过示范诉讼有效化解潜在纠纷万余起,有力护航科技企业行稳致远。
在保障重大项目方面,该院建立联动化解机制,妥善处理涉南京北站、地铁11号线等重大工程的城建类纠纷。组建房地产审判庭,审结建设工程纠纷4048件,积极配合“保交楼”工作,保障城市建设和群众安居。
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出台服务举措18项,审结商事案件21048件。通过发送“法治体检报告”等方式引导企业防范风险,审结的“AI换脸人格权保护案”确立人工智能领域人格权保护规则,“集成电路企业股权激励案”为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引进海外人才提供了明确司法指引。
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,成立全省首个自贸区法庭,构建涉外商事诉讼、仲裁、调解“一站式”平台,审结涉外案件117件,标的额总额2044.63万元,涉及全球26个国家。创新采用跨境调解、异步质证等方式高效化解一起外商投资公司僵局案,该案入选江苏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,芬兰涉诉企业专程赠送三语锦旗致谢。
该院还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,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,依法审结刑事案件3313件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,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、危害食药安全等突出犯罪,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。
在构建解纷格局上,在江北新区党工委领导下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的大调解体系,创新“7+6+11+n”融合法庭建设模式,“融合法庭+大调解”机制获省法院优秀经验评价。成立调解员实训基地,形成特色培训法,培训调解员885人次。发送司法建议推动源头治理,3篇司法建议获评全省优秀司法建议。
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,该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9554件。创新构建“点线面网”协同化解机制,“分区发送行政诉讼分析报告”做法在省市法院推广。“戴茹芳工作室”化解争议1400余件获最高法院肯定。“哺乳期女职工工伤认定案”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,“婚姻登记信息变更案”的裁判规则被新修订的《婚姻登记条例》吸纳。
此外,该院始终将保障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。诉讼服务持续升级,以扬子江法务区审判综合楼建设为契机,完善无障碍设施,为特殊群体提供“有爱无碍”的诉讼环境。涉民生案件审理高效妥善,审结婚姻家庭、劳动争议等案件15826件,设立少年审判法庭、“微笑法庭”及心理咨询室,高效化解系列劳动争议,成功解决南化七村百余户居民长达10年的房改房办证难题。
执行攻坚力度不减,常态化开展专项执行行动,执结案件24058件,执行到位金额36.36亿元。创新构建“一体两化三中心”执行工作模式,首批通过省法院“854模式”3.0版验收。对意图阻碍“法拍房”交付的虚构租赁行为予以司法处罚的案例,入选全省打击拒执十大典型案例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院以改革为动力,全面提升审判质效和队伍素能。审判效率显著提升,针对劳动争议、知识产权等类案设立速裁组,民商事案件简案分流率达75%,探索行政案件“分层扩容”繁简分流新机制。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审判,推进智慧庭审、云法庭应用常态化,自主研发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的“政通人和”行政诉讼一体化平台有力促进了府院信息共享。队伍建设全面加强,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,获评全省法院首批“五好五强”领导班子。建立分类分阶培训机制,35项调研成果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。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,抓实纪律作风建设。
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股票配资工具,江北新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也清醒认识到“案多人少”等挑战。下一步,该院将坚持在上级法院和江北新区党工委坚强领导下,锐意进取,扎实落实法院建设五年规划,为加快建成国家级新区一流现代化法院、服务保障江北新区和法治南京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上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